《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一首首红歌回荡在前往都昌县汪墩乡茅垅村的公交车厢里。11月5日,法学院党委组织全体师生党员前往都昌县汪墩乡茅垅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主题党日活动。

聆听红色故事 赓续红色血脉
在“忠诚教育”基地红色讲堂,茅垅暴动烈士后代谭任初将红色地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带领师生重温党史,缅怀先烈。

“1930年搞暴动,茅垅村是都昌县的暴动点,……茅垅暴动持续了50天,为此牺牲的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有上百人,都昌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都昌县革命委员会应运而生。”随着讲解的深入,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在全体党员的脑海一一重现。
茅垅村党支部书记谭新村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红色故事讲下去,吃水不忘打井人,我们一定要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汗水换来的。”
法学院党委书记张伏龙向茅垅村村委会赠送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相互激励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际行动中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观红色基地 重温入党誓词
聆听完红色故事,师生党员前往茅垅暴动纪念馆、红色茅垅核心区、启迪园等多处党员干部“忠诚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茅垅暴动纪念馆按照事件背景、暴动准备、暴动声威、不屈不挠、重大意义五个阶段详细展示了茅垅暴动的来龙去脉。



“一处党员教育基地,就是一处红色革命教育的生动课堂;一段血雨腥风的斗争史,就是一部凝聚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奋进教材”,谭新村详细讲解,如数家珍。大家切身感受到革命烈士为人民赴汤蹈火、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在镌有“不忘使命 牢记初心”宣誓区,张伏龙带领全体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宣传进村入户 二十大精神入耳入心
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使之入耳入脑入心,学院师生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二十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活动。
宣讲老师将宣传手册送到老乡手中,结合二十大报告主题热词,向乡亲们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宣传内容接地气、冒热气,通过一个个事例、一组组数据将二十大精神生动地呈现给广大群众。法学院教师李军政博士说,“送法下乡、送法上门,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加强普法宣传效果,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学教育一定要接地气。”

开展使命教育 凝聚奋进力量
在“忠诚教育”红色讲堂,张伏龙给大家上了一堂主题为“关键在党”的党课。党课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品质谈起,通过对“三对”、“四问”的深刻解析,畅谈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征程。党课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明确的思想内涵、战略部署和行动指南,对青年学子进行价值引导和人生引导,强化对与会师生的使命教育。


活动接近尾声,全体学生党员朗诵红色诗歌,进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青春宣誓。
文/杨美珍 摄/杨美珍 张康民 钟秋予 审核/陈永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