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Chinese  |  Favorites 
 学院概况  新闻中心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党群工作  学工在线  招聘信息  下载专区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九江学院法学院“三下乡”:追寻“共青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日期: 2023-06-30 作者: 钟燕\文 钟燕、丁浩\摄 点击数:[]

为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夯实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传承好红色基因,6月27日至28日,九江学院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师生赴江西省共青城市金湖乡共青精神体验园,开展红色寻访及志愿服务活动。

“深入型”参观,追寻共青记忆

烈日透过紫薇花茂密的枝叶,洒落在历史浓厚的砖瓦上,一如60多年前,记录下“共青社”里发生的故事。“上世纪五十年代,98名来自上海的青年志愿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鄱阳湖畔垦荒创业,用青春和汗水在荒滩野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缓缓走过园区的垦殖场旧址、垦荒创业图片展厅、民俗博物馆和篝火广场等地。

随后队员来到展厅二楼陈列室,“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四个共青精神主题展场,再现了老一辈“共青人”在金湖乡建立垦殖场、办机耕队、砖瓦厂、板鸭厂的创业历程。

“看着当年的垦荒队员的生产工具,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奋斗历史,”盘浔朱同学动情说道:“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把那个年代垦荒青年的精神深化在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好,弘扬好!”

沉浸式”体验,再现垦荒岁月

队员来到公社大食堂,与当地游客一起坐在长板凳上,观看了情景戏剧《青春丰碑》,这部红色舞台剧结合音乐、舞蹈和剧情,展示了垦荒队员把共青从荒地转为垦殖场的艰苦历程。

队员换上园区提供的特色服装,将自己化身成五六十年代的“垦荒青年”,积极参与当地旅游工作的志愿服务。队员们分散在园区各个景点,主要负责引导游客,接待游客,为游客服务等工作,特色的服装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拍照打卡。

此外,队员还来到VR体验馆,通过沉浸式体验和互动式环节,身临其境地回到垦荒岁月。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体验馆主要包括旧貌换新颜、飞跃共青城、诉说共青等内容,真实地还原了1955年垦殖场的劳作场景。“戴上VR头盔,我瞬间变成了养鸭子的农户!”刘绍翔同学激动地与队员分享自己的体验。

“贯穿式”宣讲,传承共青精神

七月,共青城骄阳当空,园区内人头攒动,游客纷至沓来,队员冒着烈日,服务当地的游客,积极宣传共青精神。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将共青精神的宣讲融入到游客的潜意识中,为游客打造沉浸式体验。

“这是我们的垦荒茶,当年垦荒队员们在辛勤劳作的时候就是靠它来提神的。在品尝这杯茶的同时,您可以想象一下当年的垦荒队员们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工作的情景,感受他们的勇敢和坚韧……”队员刘钰一边泡茶,一边声情并茂地为游客讲述着共青的故事。

“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通过本次活动,队员们深刻学习了共青精神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队长王瑶说:“对98名青年垦荒队员肃然起敬的同时,我们也要继承前人的不屈意志,弘扬当代青年精神风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