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瑞昌的传统文化习俗,7月1日下午3点,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参观访问,拾掇记忆中的传统文化。


瑞昌市地处长江中游,是南北文化艺术交汇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在博物馆修主任热情详尽的介绍下,了解到该馆近1000多件藏品中不乏精品、绝品。近两个小时的参观访问中,同学们分别走访了该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秀美瑞昌生态摄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瑞昌市庆祝建党90周年“双百”人物剪纸及瑞昌当代书画家作品等五个展区:在图片展区,修主任着重介绍了瑞昌剪纸很好的把北方剪纸的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细腻相糅合,展现出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生态摄影展区,给大家展示了一个自然、清新的瑞昌风情,照片中的人物、风景以及历史都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通过参观剪纸展区、百花帐展区、采茶戏展区、竹编展区以及木雕、荷灯节、丝弦锣、地盘舞、瑞昌秧号等展区,让同学们了解到瑞昌有着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在“双百”人物展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剪纸头像,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队员们赞叹不已;在书画作品展区收藏的82件美术、书法、剪纸作品,代表了目前瑞昌市书画、剪纸的最高水平。


参观结束后,博物馆范馆长赶到书画作品展区看望了全体“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同学们并作了讲话:他说“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江西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多次接待了国外友人参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希望大家参观后,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一份力。”最后,范馆长与全体服务队队员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文化大餐,增强了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更激发了大家对瑞昌民间文化习俗的兴趣,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