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政法学院在抓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始终不渝地把教学改革作为推进教学实效性的有力工具,在思政课教学、网络课堂、廉政教育、专业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上大胆创新,教风建设动了真格。
一是设置“律师讲堂”“基层治理讲堂”。 2010年举办了两期“律师讲坛”、一期“基层治理讲坛”。两个讲坛引进法律、公共事业管理一线的专家给我院教师带来相关专业实际工作中的最新案例、信息,对提高我院教师教学生动性、实效性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是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其它课程的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改革采取“五个一工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制订了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范;举办了一次有特色的公开课教学;举行了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讨会;出版了一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精选;举行了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三真”(真学、真信、真讲)的讨论。教学规范使得教师教学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公开课开拓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视野,教改研讨会,集中了老师的智慧,改革的方向渐渐明确,案例精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三真”的讨论巩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立场。“五个一工程”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是深化网络教学新模式。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在原有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上开拓了“省情教育教学”专题平台,使网络课堂的教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刑法学》两门专业课完成了网络考试题库建设,为网络考试摸索了新的路子,降低了教学成本,逐步实行了教考分离。
四是将廉政教育引进课堂,赋予素质教育新内涵。政法学院克服专业人手不足,现成的教学资料少,学生厌学等诸多困难与校纪委联合成立“廉政教育教研室”,举办了“廉洁文化”理论研讨会、所有老师签订“廉洁从教”承诺书,并组织了廉洁教育教案评比活动,在形势政策网站开辟了廉政教育课堂,为探索素质教育开辟了新路。
五是积极推广教学改革经验。对我院张爱社老师的“讨论式教学方法”、邹菊如老师的“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时事政治,上课由学生先讲体会”等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并在思政课老师中积极推广,这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示范效应。
六是探索和谐的评教评学方式。政法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举办了“政法学院专业课‘教’与‘学’研讨会”,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讲“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学生从教师的角度讲“我们心目的合格的教师”,通过换位思考,讨论“我该如何上好一门课”“我该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这种启发式的谆谆善诱,比单纯的纸上评教,教师与学生都能够接受,使评教评学收到了实效,李炎生副校长、教务处领导都对研讨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七是开展教学评优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学氛围。每学年根据我院师德师风教学评比标准进行师德师风标兵评比。通过各项指标进行教师评教,学生评教,最后选出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标兵;组织了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和课件比赛,一批优秀教师和课件脱颖而出。
八是克服官僚主义,院领导带头参加教研活动。由教研室负责成立若干个课程组,各课程组的教学活动实行组长负责制,每学期初制定出教研活动计划,定期进行集体教研活动。领导联系制对掌握教研室课程的执行情况、教师的教学状态具有很强的督促作用。
九是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促教学科研新发展。2010年,学院又成立了两个新的研究所:以曾鹰博士领衔的“应用伦理学研究所”和张俊副院长领衔的“鄱阳湖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研究所”,与省律师协会共同筹办“电子网络法律事务”研究所。两个新研究所与原有的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及校纪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法学”在校风建设深化年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面对学科众多,专业复杂,教学面广的诸多不利,2010年,政法学院党政班子牢记校党委行政的教导,借校风建设深化年的东风,深入调查,集思广益,大胆改革,教学科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相信,有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政法学院各项工作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