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随着曹钟安院长铿锵有力的主持收尾,持续近三个小时的法学院2025级新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导读沙龙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9月12日晚,香远楼三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260余名新生共同聆听三位优秀校友“切片式”成长分享,在问答间完成一场“痛点解码”。


一心二做三多:段中韬的“笨鸟”哲学
九江学院首届法学本科毕业生、九江市柴桑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段中韬以“图书馆里的四年”开篇:坐第一排、手写作业、挑灯夜读攻英语,在校入党并获评优秀毕业生。“法律把世界讲清楚,也把我变得更温柔。”北漂一年后,家乡情怀召唤他回赣考公,从乡镇起步,拾级而上,他把20年心路凝成一句“一心二做三多”送予新生。
一心:爱国之心,努力做好自己,不给国家添乱;
二做:做阳光善良、有责任心、内心强大的人;做条理清晰、事事有回应的靠谱的人;
三多:多读书、多旅行、多交友,让眼界配得上理想。

三次高考到律所主任:胡国庆的“狠劲”
“20岁才上大学,我比谁都明白‘起步晚’的焦虑。”江西公仁(九江)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国庆坦言,大一大二“浪”掉的专业课,让他用整整一年“抢电扇、睡地板、洗冷水澡”的考研苦行来偿还。硕士毕业11年,他深耕行政诉讼,2023年创所当主任。“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草根要更勤奋,态度是信任的第一张名片。”他建议新生“多写多攒”,把法学与文学、口语融合,让当事人“先看见你,再选择你”。

裸辞国企到90后庭长:王彦的“抱团成长”
“如果团支书经历让我学会‘组织’,那裸辞国企、回母校租房备考的日子就教会了我‘取舍’。”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王彦用“曲线入职”告诫新生:职业规划越早试错成本越低,鼓励大家利用寒暑假进律所、法院、检察院实习,“把迷茫留在课堂外”。她送出“三句锦囊”——做好规划、持续学习、用好应届身份,“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自由提问:把“焦虑”翻译成“行动”
“考研还是考公?”“四六级什么时候考?”“AI会替代法律人吗?”面对新生连珠炮式提问,三位校友与曹钟安院长现场“接招”:
-考研考公不冲突,先修“专业内功”,再择“时间窗口”;
-四六级越早越好,把英语当作“法律人的生产工具”;
- AI再强也写不出“有温度的裁判文书”,扎实专业、提升共情才是护城河;
-成为“靠谱的人”秘诀:事事有闭环,件件有回音。

院长总结:爱拼才会赢,把大学“拼”成人生增值期
曹钟安在总结中寄语新生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要以三位优秀校友为坐标,把“一心二做三多”转化为“爱拼才会赢”的行动方案,在九江学院法学院写好属于自己的“成长切片”。

作为“新生领航”系列首场活动,沙龙拉开法学院生涯教育序幕,后续还将推出“法官进校园”“律所开放日”等实践课堂,护航2025级新生迈稳法治人生第一步。
审核/刘羲之 曹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