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Chinese  |  Favorites 
 学院概况  新闻中心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党群工作  学工在线  招聘信息  下载专区 
  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精品课程 
 课程思政案例 
 实践教学 
 实验室建设 
  课程思政案例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思政案例 > 正文
 

《国际法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日期: 2024-07-05 作者: 胡宽 点击数:[]

课程名称

国际法概论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知识产权

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

开课年级

大三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总学时

48

  1. 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国际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国际法是法学专业开设的十六门主干课之一。国际法是一门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涉及国家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科学交往的各个领域的法律专门学科。国际法学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材,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学生应在学习基本的法律课程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也是进一步学习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的基础。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多边共商,抵制霸权——中国维护强化国际法效力的努力

2.对应章节:教材P29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之三《国际法的性质与特征》&之四《国际法效力的根据与范围》

3.课程讲次:第五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思政

目标

1.通过展示国际法在效力方面遭遇的来自欧美霸权主义国家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挑战,和由此引发的公众对其法律性质的质疑,揭露欧美霸权主义国家在“法治”口号下对国际法合则用之,不合则弃的虚伪面目,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国际法治面临的威胁;

2.通过介绍我国在国际法效力来源问题上主张的“各国协调意志说”,阐述我国在国际问题和国际法制定过程中坚持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原则,要求扩大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的理论依据,加深对我国外交政策正当性的理解;

3.通过介绍新中国对现代国际法理论的发展贡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在国际问题上坚持多边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以联合国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知识

目标

1.了解“国际礼让说”的主要观点,能从强制力水平和违反后果方面反驳该理论,论证国际法区别于国际礼让的法律性质;

2.掌握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的基本特征;

3.了解美国“政策定向说”和中国“各国意志协调说”的主要观点,理解我国所坚持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对维护国际法治,抑制霸权行为和单边主义做法的重要意义,能将其准确区别于美国主张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能力

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国际法性质和效力的中外学说,并评价其合理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在与国内法对比的过程中,总结归纳国际法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3.通过主题研究式课后作业,培养学生资料搜索和评价方面的初步科研能力。

  1. 案例主要内容

  2. 引入资料,介绍1961年古巴猪猡湾事件、1973年智利“9·11”事件、

    1983年格林纳达“暴怒”行动等美国发动的一系列针对中南美洲国家的政权颠覆行动,展示美国长期以来对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禁止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等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屡屡违反;

  3. 引入专著《无法无天的世界:当代国际法的产生与破灭》中第七章部分节

    选内容,展示美国在关塔那摩基地违反国际人道法规定非法虐囚的事实,并展示美国为逃避其国际法义务、掩饰其国家行为违法性所做的各种行动准备和学理辩护;

    3、引入视频《国际法是法吗?(第100期)》和《谁制定了国际法?谁来制裁违法者?》,帮助学生在正视霸权主义国家时有违反国际法之举的客观事实的同时,理性、辩证地看待国际法的法律性质和其强制力的体现。

    4、引入北京大学李鸣教授《国际法的性质及作用:批判国际法学的反思》一

    文中对政策定向学派主要观点的介绍,了解美国在国际法实践中秉持双重标准和“美国例外论”的理论基础,了解该学派观点与美国所主张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间的内在联系。

    5、引入厦门大学徐崇利教授《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争:规则还是国际法》一文,

    了解中国所主张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与美国所主张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之间的内涵差异。

  4. 案例教学设计

  5. 导学阶段

  6. 问题导入:通过阅读相关新闻和《无法无天的世界:当代国际法的产生与破灭》等专著资料,请学生思考,针对美国公然违反国际法,主导多起针对中南美洲国家的政权颠覆行动,实施海外虐囚,是否说明国际法并非实质意义上的法,即国际法仅仅是一种国际道德或国际礼让,并不具强制力?

  7.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国际法是法吗?(第100期)》和《谁制定了国际法?谁来制裁违法者?》,再次提问学生,关于上述问题的看法是否发生改变?请学生评估现实世界中国际法被违反概率是高是低,国际法是否对霸权主义国家毫无约束力?如有约束力的话,是通过怎样的机制实现的?我国在国际法的制定过程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对待国际法是应当以身作则,尊重遵守,还是效仿美国,摆脱其桎梏?

  8. 研学阶段

    尽管迄今为止,美国等霸权主义国家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屡屡发生,引发了对国际法到底是否是法、其效力如何的质疑,但就整体而言,现代国际法在大多数时候都被大多数国家普遍遵守,为构建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持久和平和经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而言,现代国际法就长期整体来看,有助于我国实现和平崛起和民族复兴,因此我国一方面应避免附和美国的“国际礼让说”和“政策定向说”,以身作则,遵守国际法,强化其效力,以更有效约束霸权主义行径和单边主义做法,另一方面应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法的制定,在国际法规则的形成和修改过程中更充分地反映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请学生阅读教材P29~33、P35~36以及补充的两篇论文《国际法的性质及作用:批判国际法学的反思》和《国际秩序的基础之争:规则还是国际法》中相关内容,(1)关于国际法的性质,归纳美国的“国际礼让说”和我国的“各国意志协调说”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例,从强制力水平和违反后果方面说说你认为哪一种判断更为合理,国际法到底是礼让还是法;(2)请通过与国内法进行比较,总结国际法的基本特征,谈谈你认为这些差异是否会影响到国际法的法律性质;(3)总结美国“政策定向说”的主要观点,它与美国所主张的“以规则为导向的国际秩序”存在着怎样的关联?你认为该学说是否能为美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提供正当性依据?(4)分析我国所坚持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对维护国际法治,抑制霸权行为和单边主义做法有何意义?

  9. 拓展阶段

    课后作业:请综合检索中国知网期刊论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和超星读秀电子图书数据库,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核心期刊论文、转载资料和权威著作,在做好引注的前提下,以小论文形式回答:(1)对于正在形成过程当中的,尚不明确的国际法规则,各国按照本国的国家利益去形塑、影响相关规则,是否是正当合理的?(2)“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内涵上有什么异同?何者更为合理?

    六、教学反思

1. 本次思政案例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预期目标,但教学内容偏多,时间安排松紧程度还有待调节,时间控制方面还需加强;

2. 本案例在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较早,主要服务于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第一节《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的学习,在内容上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教学难度较高,尽管引入了较多实例,但在学生国际法基础尚且薄弱的起步学习阶段,如何加强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3. 拓展阶段的主题研究式课后作业,拓展了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有助于大三学生提前熟悉毕业论文写作的部分流程,培养强化其初步科研能力,但部分同学在课后作业完成过程中参与度不足,后续需继续加强课后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