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课教师(教师团队)简介:
刘闻,法学博士,九江学院法学院讲师,知识产权教研室副主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负责人。201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于九江市司法局经济开发区分局挂职七里湖街道司法所所长。社会兼职主要包括江西省知识产权法学会理事、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九江)基地成员,九江市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九江市人民调解协会理事、九江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新基地专家委员会委员、九江市地方立法研究院研究员、九江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从事经济法学、商标法学、知识产权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法、知识产权法。
杨芳霞,法学硕士,九江学院法学院副教授,江西省网上常设市场科技专家,江西省知识产权培训(九江)基地成员,九江市知识产权专家库入库专家。主要研究领域有高等教育法、知识产权法、刑法等,主讲知识产权专业《竞争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等课程,发表各类各级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5项。
二、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
竞争法案例分析 |
课程类型 |
○综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选修 |
学时 |
32 |
学分 |
1.5 |
教学方式 |
●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 |
三、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与目标
课程思政育人理念:通过对于竞争法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加强其对于该领域法律实务知识的深入学习并具备一定的争议解决能力。
课程思政目标:力求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机制。通过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明晰竞争法促进市场竞争优化的积极作用,培养他们“敢于竞争、敢于创新、学会合作”的竞争意识,为成为创新应用型的知识产权法律人才而努力。
四、课程思政元素与融入点
章节 |
专业知识点 |
思政元素 |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方式 |
第二章商业标识的假冒、仿冒 |
市场混淆行为的一般构成要件,对反向假冒商标的规制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诚信服务 |
明确混淆的目的和构成,帮助学生了解假冒、仿冒的危害性,并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
第三章商业贿赂 |
商业贿赂与与回扣、折扣、佣金、附赠等相关行为的比较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优良品德 |
明晰贿赂的法律界定,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商业道德的重要性,能扼守法律底线。 |
第四章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
“引人误解”与“虚假”的关系,对虚假广告或对比广告的法律规制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优良品德 |
区分误解与虚假的内在涵义,使学生了解商业宣传的法律边界,确保其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到有法有度、守法而行。 |
第七章商业诋毁 |
商业诋毁与侵权警告、同业监督的区别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优良品德、文化自信 |
诋毁实际上也是一种信息传播,但诋毁的范围应当予以明确,避免将违法的诋毁行为完全等同于监督、救济,反而造成负面影响,这点应当让学生们理解并树立诚信服务的商业道德。 |
第九章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
垄断协议的概念和类型、垄断协议的法益侵害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诚信服务 |
通过对垄断协议类型的剖析,明确垄断协议对于市场竞争的毁损效果,引导学生明白竞争秩序的重要之处。 |
第十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分析 |
相关市场的界定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诚信服务 |
相关市场界定是经济学和法学共同研究的重点,对该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学生理解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市场竞争的负面意向,帮助学生培养德法兼修、维护自身和国家利益的意识。 |
第十二章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
行政垄断和经济垄断的区别,行政性垄断的基本类型( |
遵纪守法、行业使命、制度自信、爱岗敬业 |
通过专题对于行政垄断问题的研习,有助于学生将竞争法知识与行政法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其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
五、代表性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案例一
(一) 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未注册驰名商标获得法律保护——“新华字典”案
2.对应章节:第二章商业标识的假冒、仿冒
3.对应讲次:第4节
(二)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方式,掌握商标的使用规范,了解商标类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形式和纠纷处理机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处理商标权纠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规避知识产权领域法律风险的能力。
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探索、分析、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行业使命以及诚信服务的精神。
(三)案例主要内容
具体知识内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产品和品牌混合属性的商品名称、出版行业正常的经营管理秩序等。
自1957年至今,商务印书馆已连续出版《新华字典》通行版本至第12版。2010-20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在字典类图书市场的平均占有率超过50%,截至2016年,《新华字典》全球发行量超过5.67亿册,获得“最受欢迎的字典”吉尼斯世界纪录及“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吉尼斯世界纪录等多项荣誉。经过六十余年的长期使用和经营,“新华字典”已经成为公众熟知的字典品牌,积累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此后,商务印书馆发现华语出版社擅自生产和销售打着“新华字典”名义的辞书,例如:实用《新华字典》(修订本)、学生《新华字典》(双色全新版)、小学生《新华字典》(精编插图本)等,而且,华语出版社的部分字典与商务印书馆在先出版的《新华字典》(第11版)特有的包装装潢高度近似。商务印书馆认为华语出版社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其“新华字典”未注册驰名商标且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华语出版社立即停止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影响、赔偿经济损失和维权合理支出。
图片:商务印书馆与华语出版社新华字典样式的对比
(四)案例教学设计
课前: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知识学习,通过课前导学启发学生问题意识;
课中:巩固与驰名商标相关的基本知识,通过课中案例引发深入思考;
课后:师生反思教学情况,学生在掌握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接受职业道德和法学素养的浸润和教育;教师在讲授竞争法案例分析相关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教会学生树立攻坚克难的精神和敢于直面挑战的意识,培养法治意识、强化制度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借助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手段和平台,采用案例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通过专项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教学评价。
(六)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案,注重思政育人的效果呈现,构建“学习结果量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学环节之中。此外,课程还采用问卷调查、测验、讨论、个别学生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及时反馈教学状况。
(七)教学总结和反思
1.教学总结:本次商标领域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例讲解讨论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授课效率,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结合课程思政内容亦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创新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知识的理解和思考。
2.反思:课程的安排是否合理存在不确定因素,学生在学习本次专题课程后给出意见,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总结专题教学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成功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做到课程的持续改进。
案例二
(一) 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命名:垄断协议侵害法益与消费者权益的同一性思考
2.对应章节:第九章垄断协议的法律规制
3.对应讲次:第2节 垄断协议的法益侵害
(二)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垄断协议的种类、消费者权益的范畴;
能力目标:提供“以案说法”的方式,将《反垄断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竞争秩序、法益保护的内容结合起来讲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意识;
思政目标:明晰法益保护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价值。
(三)案例主要内容
具体知识内容:垄断协议的危害性、垄断协议侵害的法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消费者的救济权、举证责任分配等。
具体案例内容:上海逸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逸隆公司)系上汽通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简称通用公司)上海地区经销商之一。2014年,缪某从逸隆公司购买涉案车辆。2016年,上海市物价局作出处罚决定书,认定在2014年分销汽车过程中,通用公司存在与上海地区经销商达成并实施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最低价格垄断协议的事实,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缪某认为,其在2014年从逸隆公司处购买涉案车辆时,正是通用公司实施上述纵向垄断协议期间,且购买价格也是涉案处罚决定认定的垄断价格,其合法权益受到了涉案垄断行为的侵害,故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通用公司赔偿其购车损失1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7500元,逸隆公司对上述损失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图片: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经典判例——纵向垄断协议与消费者权益的联系
(四)案例教学设计
课前:布置案例、了解案例、熟悉案例。
课中:以学生案例讲解为主、教师参与分析为辅,通过分析案例中的冲突来源、救济思路等内容,明晰纵向垄断协议对于市场竞争的毁损情况,亦有可能对消费者权益造成冲击,从而形成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双重否定。
课后:强化拓展,通过成果展示、案例学习分析,形成报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手段,采用讲授法(主要是学生讲课)、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六)考核评价方案
课程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案,注重思政育人的效果呈现,构建“学习结果量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学环节之中,凸显知识、技能和素质考核并重,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七)教学总结和反思
1.教学总结:本次案例分析课程的设计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垄断协议法律规制方面的相关知识,亦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课堂上还需多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课程思政内容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知识学习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基本符合当前学生实际水平。
2.反思:传统的课程讲授教学模式特别是人数较多的“大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感,进而导致其学习兴趣下降。在本课程教学中增加设置学生授课和案例讨论环节,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表达能力。但教学内容偏多,课程的安排并不合理,后续课程还需要调整。此外,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需要加强课前课后的督学。